正确确定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级别是规划建设实验室的第一步,不同危害程度的实验室应在相应的生物安全实验室里进行。国际惯例和相关标准对不同危害程度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提出了相应的工艺要求。
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应具备双重门或气闸室和与外部隔离的实验区域,非实验室工作人员禁止入内。实验室必须配置生物安全柜、高温灭菌锅等设备。实验室的送风必须经过 3 级过滤,室内空气也必须经过粗、中、高 3 级过滤后高空排放到室外大气中,禁止使用循环回风。有时排风还需要经过两道高效过滤后排放。实验室的排风必须独立设置,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风系统的平衡,满足各个实验室区域之间的负压要求。
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为能够安全地从事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实验室感染高度危险、严重危害人和动物生命及环境的、没有特效预防和治疗方法的微生物工作的安全实验室。BSL-4 实验室一般采用独立的建筑物,或建筑物内的独立隔离区域,不得设置在城市商业区或居民小区内,并远离公共场所。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需根据相应的隔离等级使室内保持负压,比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要求更高,还要求在 II 级 B2 生物安全柜中,或在 III 级生物学安全柜内完成实验。对于某些实验,实验人员必须穿着特制的正压防护服。非实验室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二、生物安全实验室“盒中盒” 基本逻辑介绍
在生物安全实验室设计中有一个所谓 “整体安全壳” 的概念,即前文提到的 “防止内部有害生物因不扩散的物理屏障”。总结国际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空间布局发现,不同的方案体系对于 “安全壳” 的位置设置具有不同的逻辑。早期的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设计认为,核心区本层内的天花板、地面和墙面即可界定为 “安全壳” 的边界,具有阻隔气流外溢的功能;设备被放在安全壳以外非封闭的部分,便于检修。吉朗的实验室创造性地提出 “盒中盒” 的早期模型体系,即将设备设施放置在第二层 “安全壳” 之内,原因是考虑到实验室内部实验对象均为外来生物疾病,若排放在室外,可能会发生病毒扩散等生物安全问题,将对当地物种造成不可逆的毁灭性危害。
“盒中盒” 模型通过两个嵌套的密闭空间实现生物安全防护,属于污染区的实验功能位于内部的 “盒子” 之中,盒子内部形成环状走廊,研究人员及实验生物在盒内活动,通过周围的密闭措施与外界分离。从剖面来看,内盒通常位于外盒的中部,内盒之上通常设置高效过滤器和生命维持系统,下方则设置污物处理设备,如活毒废水组织处理器等。通过层层密闭的措施,防止病毒等污染物的扩散。
SICOLAB喜格是一家专业从事实验室家具生产定制、实验室设计、实验室装修、实验室建设、实验室改造的EPC总包工程企业,18年设计施工经验,服务于1000+客户群体,其中包含不限于科研院校、生物医药、医疗卫生、环保水务、检验检疫、公安系统、石油化工、第三方检测、其他企业等。业务则涵盖于:实验室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实验室平面设计、实验室施工图设计、实验室效果图设计、实验室规划建设方案、实验室各系统设计安装施工、实验室装修造价预算、实验室建设咨询、实验室搬迁择址咨询、实验室环评备案、GMP认证协助等等。400-8879-829